1.央视纪录频道纪录片 2.央视影像馆(全频道) 3.央视探索类纪录片 4.央视自然类纪录片 5.央视国际频道纪录片 6.央视综合频道纪录片 7.世界风光旅游纪录片
8.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 9.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 10.美国历史频道纪录片 11.英国BBC文史纪录片 12.英国BBC自然纪录片 13.外国MKV超清纪录片 14.北京BTV纪实片
15.上海纪实频道纪录片 16.中国视屏网纪录片 17.中外战争纪录片专辑 18.中外工程纪录片专辑 19.二次世界大战电影集 20、奥斯卡获奖电影集 21.欧美电影名星集
22.战争&历史电影集 23.央视佳片有约 24.中国古代电视剧集萃 25、中国现代电视剧集萃 26.欧洲电视剧排行榜 27.美国高分电视分类集 28.美国电视剧排行榜
29.国英双语电影-单集 30.国英双语电影-合集 31.日本HNK及韩国纪录片 32.动画电影少儿视屏集 33.凤凰卫视及港台纪录片 34.绝美风景音乐风光片 35.第一视角周游世界各地
36.欧美纪录片大全(增补辑) 37.世界遗产名录视频大全 38.中国4A-5A级景区视频 39.欧美高分纪录电影集 下载经典视频库视频清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世界遗产名录 > 非洲世界遗产名录纪录片

坦桑尼亚 1959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坦桑尼亚 1959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IMAX《地球母亲》非洲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Africa The Serengeti 中文字幕.flv
坦桑尼亚 1959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htm
坦桑尼亚 1959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非洲: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Africa The Serengeti》中字.flv
坦桑尼亚 1959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TBS纪录片】世界遗产【中日字幕】 154、塞伦盖蒂国家公园(2016年07月17日).flv
坦桑尼亚 1959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中字】有一种存在意义叫做塞伦盖蒂法则.flv

 

坦桑尼亚 1959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Serengeti National Park) 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阿鲁沙西北偏西130公里处,一部分狭长地带向西伸入维多利亚湖达8公里,北部延伸到肯尼亚边境。1940年后成为保护区;1929年,塞伦盖蒂中部228,600公顷地区被定为狩猎保护区;1951年建成国家公园;1959年得到扩大。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态计划中塞伦盖蒂——恩戈罗恩戈罗生物保护区(连同毗邻的马苏瓦狩猎保护区)的一部分得到国际公认,同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外文名 Serengeti National Park 
所属区域 坦桑尼亚 
面 积 25063平方公里 最佳旅游时节 2,5,6,7,11月份 
景点级别 国家级别 
保护对象 狮子、大象、犀牛、水牛、猎豹等

气候特征

这里的降雨主要集中在11月到第二年的5月,12月和3、4月为高峰期。年平均气温20.8℃,海拔1150米处记录的年平均降水1210毫米。降雨量向东递减,自北向西递增,在西部维多利亚湖附近的狭长地带年降雨达950毫米,公园最北端肯尼亚边境附近年降水达1150毫米。

地形地貌

基本资料

(总面积25063平方公里)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塞伦盖蒂国家公园14763平方公里
2.马赛-玛拉1750平方公里
3.北恩戈隆戈罗2800平方公里
4.狩猎区2200平方公里
5.乡村田地3550平方公里
玛拉生态区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南阿比山是其公园的南大门保护区与北部肯尼亚的马赛——玛拉国家公园共同组成了闻名遐迩的塞伦盖蒂——玛拉生态区。
在蓝色暮霭中的塞伦盖蒂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蕴藏着无限生机,无时不刻上演着的适者生存的故事是这片土地魅力永恒之所在。

塞隆勒拉山谷
塞隆勒拉山谷的长草平原是公园总部所在地,大部分的旅馆和野营地也集中在此。塞隆勒拉集中了全非洲最多的狮子和猎豹。沿着河谷而行,不管你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到本地的野生动物风光。这里也是全塞伦盖蒂最好的观赏猎豹、河马、鳄鱼和大象的地区之一。越过塞隆勒拉,就来到了西部和北部走廊,这里比塞伦盖蒂的其他地方更为原始、荒凉,来访的游客也比较少,一般都是在某个适当的季节追随迁徙的野生动物而来的。

走廊
走廊是中部塞伦盖蒂地区的延伸带,格鲁米提河从它遍布着陡峭丘陵的平原上蜿蜒流过,河的两岸分布着灌木丛和森林。北部走廊属于偏远地区,从那儿可以到风景秀丽的罗伯地区,它还通向肯尼亚边境和边界线那头的马赛——玛拉生态区。

经常听人们说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游客太多,当然,如果你想拥有一次完美的野外体验,你自然得知道该如何适当安排你的塞伦盖蒂之行。确实如此,人们往往把旅游期分成几段,在塞伦盖蒂、恩戈隆戈罗、曼亚拉和塔朗吉尔这几个公园里各玩上几天,这就意味着旅行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建有公路的地区。而你要知道。塞伦盖蒂的大片土地都是荒僻而人烟罕至的,真正热爱旅行的人们会很高兴地去那些纵深地区,那种感受才真是棒极了。

生态环境
“塞伦盖蒂”在马塞语中意为“无边的平原”,实际上这是人们对塞伦盖蒂平原的一种误解,看起来它是一望无垠的,事实上它的面积并没有想像中的大,当你开车沿着最长的轴线走,在两个小时内就能穿过所有平原。如果你在塞伦盖蒂平原中停下你的越野车,熄掉引擎,在车盖上坐几分钟,很快你就能意识到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多么的单纯:
土壤——草
草——大型食草动物大型食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
大型食肉动物——土壤
归根结底,你身处的这个平原上有生命的东西就唯有草和大型哺乳动物。如果你是在2月的某一天来到塞伦盖蒂平原,你可以看到四周巨大的兽群。在这个极为简单的环境里,存在着大得令人难以相信的生物集合——广袤的草原、大型食草动物及其一旁的捕食者。在初次体验到这种单纯性的时候,你禁不住会被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运作规律所折服。

这种生命的力量是如此强烈,如此震撼,如果要想有效地说明这种力量,那我们只能说:它使非洲其他所有大野生动物公园看起来都像是贫瘠的荒地。不过,当我们在旱季回到同样的地点时,你会发现它看上去也是一片荒地。

食草动物
食草动物的最大特征就是吃草。塞伦盖蒂真正的奇观并不仅仅在于每年一次长途跋涉的巨大的牛羚群,还在于种类各异的食草动物的组合方式。虽然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食草技巧,但它们却能联合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割草机”。所有生活在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都为三种最主要的欲望所驱使:
食肉动物
食肉动物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这块巨大的运动的肉(指迁徙过程中的食草动物)。主要食肉动物的比赛成绩名次如下:
1、秃鹫2、斑鬣狗3、狮子4、豺5、猎豹
这些食肉动物在如何捕猎方面都各有各的策略。
生存法则编辑
保护自己
自然界的动物(避免被捕食)弱肉抢食,必须学会跑的本领,找到最好的牧草并吃掉它。
繁育后代
下面我们就来依次看看这三点,以更好地了解食草动物。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A.保护自己(避免被捕食)
对食草动物来说,有下列四种方法可以避免被敌人捕食:
体型够大
保护自己不被敌人猎杀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体型足够地大且身体足够地强壮。大象很明显就是运用这种生存技巧的杰出范例。然而它们也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必须消耗数量惊人的食物来维持它们庞大的身躯。不过,因为所有的食草动物每天的主要事情就是吃草,因此在某些地域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至于体型,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食草动物都或多或少地利用了自己的体型进行自卫。不仅仅是只有一头大象才不会被狮子抓住;一头强壮的水牛也不会轻易被猎豹捕杀;同样地,牛羚也不会受制于薮猫;甚至一只小汤姆森瞪羚也不会被香猫扑倒。
跑得快
奔跑速度快的动物在被敌人追捕时显然占优势,但是很明显,速度快和体型大是互相矛盾的。一般说来,食草动物的体型越小,它一般也就越依赖于速度,以便于从捕猎者的手中逃脱。在奔跑中能急速转弯同样也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本领。
成群结队
食草动物所处的集体很可能是在某个狮群或一伙鬣狗的领地上。也许哪一天这个团体中注定有一个成员会被拖走,但从几率来看不一定就是充满担心的那个个体,如果它的体型和这个团体中的牛羚或者斑马差不多大,站在兽群里的它就不会成为食肉动物更大的目标。聚合成群显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意,因为这样不仅仅是可以不被敌人过多地注意到自己,还可以和同伴们一起来用集体的力量保护自己。
有敏锐的感觉
食草动物并不以其拥有各种灵敏的感觉而著名。它们大多数都只是某种感官格外敏锐,而其他几种则相当迟钝。相对于它们的捕食者而言,食草动物在这方面显得非常可怜(例如,猫科动物就拥有一套高度协调的感觉系统。)虽然如此,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某些方面的敏锐的感觉在躲避捕食者时也是能起明显作用的。牛羚的嗅觉非常敏锐,它们不仅能闻到捕食者的气味,还能察觉远方的雨水。斑马则拥有绝佳的视力。汤姆森瞪羚和格兰特瞪羚也因其具有极好的听力而闻名于世。
由此看来,无须什么天赋就能得出以下的结论:只要具有了某种敏锐的感觉,并把它和其他动物的感觉结合起来运用,才能拥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早期报警系统。塞伦盖蒂平原上的食草动物就是如此,它们结成同盟,彼此合作,以抵御捕猎者的侵袭。
B.找到最好的牧草并吃掉它
食草动物的第二个预定任务是找到最好的牧草。即使是在最好的季节和最有利的情况下,在如此庞大的同伴的众目睽睽下,草料也是相对匮乏的食物,如果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必须尽可能地去吃品质最好的牧草。因为它们知道,最羸弱的食草动物总是最先被捕食者生吞活剥的。因此得到质量好的牧草,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绝顶的重要。
四处游荡寻找牧草
关键的一点是如何排除食物寻找过程中的偶然因素。草类的生长显然是有季节性的,它在一年中各个时期的分布也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必须遵循这个模式,才能找到牧草。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大象的惊人记忆力是举世闻名。斑马同样也是公认的记忆超群的动物。据说食草动物的迁徙方向是由牛羚和斑马彼此合作而决定的:前者运用嗅觉侦察出雨水的方向,由此开始迁徙行动;接着由斑马回想头年的迁徙路线。我们的观察和所看到的证实了这一点,当时由于11月的雨水迟迟不下,一切都变得糟糕起来,牛羚和斑马最后因为相互厌恶而结束了它们的盟友关系。斑马仍在原地等待着记忆中的雨水,斑马相信雨水终究会到来:而可怜又有些愚蠢的牛羚则在这条路上陷入了漫无止境的徘徊。
吃其剩下来的草
寻找最好的牧草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吃其他动物没有碰过的植物或植物的某些部分。这种方法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不过它却能有效地减少动物间的竞争,使你活得更容易一些。以极端的方式采用这种策略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它不仅吃那些大多数食草动物都吃不到的那些长在高处的植物,而且还以不被大家青睐的阿拉伯洋槐为食,那上面长长的刺可是能毁掉许多技术不够纯熟的嘴的。不过对塞伦盖蒂平原上的大多数动物来说,这可能是比较高级的解决方案而很难仿效。所以食草动物们的食草技巧形成了一个循环,我们称其为“食草演替”。
“食草演替”发生在林区边缘地带,那里最大的食草动物大象会对植物造成一场“浩劫”——它们推倒小树,踩倒灌木丛,践踏一大片草地。如果大象数量太多,它们就会把森林地区向后推,开辟新的草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北部走廊地区已经承受了大象这种行为的后果,那里的大象种群大幅度增加,据推测可能是从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外的非保护地涌入的,因为它们在那儿很容易被偷猎者捕杀。
“食草演替”接下来的就是水牛和河马,它们也会吃掉和践踏森林和河流边缘地带的大片草地。在类似地区居住的还有大型羚羊,如转角羚羊、东非狷羚和黑斑羚。当它们开始在这些森林和河流的过渡地带走来走去(100公里范围内)寻找水源和牧草的时候,就预示着大迁徙的即将到来。

动物领袖
我们再来谈谈塞伦盖蒂真正的食草动物领袖——牛羚和斑马了。塞伦盖蒂生态系统拥有120万多只牛羚和20万多只布歇尔斑马(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数据,下同)。这些动物是最主要的消费者,它们把对塞伦盖蒂的所有要求都押在它的中部市场(那大片的草原)上了,同时凭着它们的全套本领(包括各种食草技巧),赢得那要求并不高的鲜美食物。
牛羚和斑马的食草习性完全不同。牛羚就像牛一样属于反刍动物,喜好品质优良的草料。然而斑马更像马,能够接受质量较差的牧草,不过食量却要比牛羚大。以单个的个体而言,斑马在相同时间内所消耗的草料是牛羚的两倍。它们的食草方式也截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牛羚是先用下前齿和上颚垫夹住草,把它扯断,立即吞下去,以后再花时间慢慢地反刍咀嚼。牛羚的这一技术使它吃草的速度比任何对手都快。斑马则是用它锋利的上前齿和下前齿先把草切断,接着用臼齿嚼碎,然后再把它吞下去。而其它小型食草动物,诸如格兰特瞪羚和汤姆森瞪羚。它们较小的嘴巴使它们专以牛羚和斑马留下来的短草为食。
很显然地,塞伦盖蒂的所有动物都努力使自己能成功地繁育后代,但其中只有牛羚才是真正地精雕细琢,把它设计成了一项艺术——它们把发情期和产犊期精确地结合在一起,正好在矮草平原的雨季到来的时候发生,这对于维持它们虽然绝对数量不断减少但依然是最庞大的种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物大迁徙
大多数来到塞伦盖蒂的人都会被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完完全全地迷住。其实塞伦盖蒂真正令人心醉神迷的是它整个的生态系统,包括了一年四季的迁徙性动物和非迁徙性动物。

塞伦盖蒂有几个地方,不管你什么时候去,总能欣赏到迷人的野生动物风光。还有许多地方也是全年野生动物观光的好场所,有许多不参加迁徙的常驻居民,例如狮子和猎豹。对热爱塞伦盖蒂的游客来说,即使是在旱季,南部平原上不毛的荒凉之地也充满了魅力,因为他们正好可以在这儿研究一下驻留在此的野生动物的各种生存策略。
在塞伦盖蒂草原上发生的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景观,动物们靠迁徙的方式找寻水源和牧草。从空中俯瞰,迁徙的场面尤为壮观--每年大约有150万只牛羚和斑马会在塞伦盖蒂大范围地巡游一周,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隆隆作响的割草机在草原上一扫而过,还给大地的是平均每天450吨的粪便。除了牛羚和斑马是这个舞台的主角以外,走在这条迁徙路上的还有约30万只汤姆森瞪羚和3万只格兰特瞪羚。不断壮大的迁徙队伍形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浩浩荡荡的兽群。

原因
塞伦盖蒂因为拥有独一无二的地质和气象环境而出名,它造成了带有显著时间差的草类生长的季节性分布,这就是藏在食草动物一年一度的迁徙活动背后的推动力。
迁徙队伍全年所走的路线并没什么规律。根据简单的图表显示,在一月接着一月的移动中,只看得出一个大概方向。如果要详加描述,情况将会如下:
当旱季到来时,迁徙队伍从南部平原移到北部林地,并在那里逗留几个月。当雨季又重新开始时,牛羚又回到南部平原,准备产仔。在这个永无止境的追求好牧场的过程中,迁徙路线每年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还会进入西部走廊,甚至越过公园的东部边界。
在漫长的旅途中,动物们将经过塞伦盖蒂的三个主要的栖息地--南部草原(包括矮草原和长草原),北部林地,以及格鲁米提、塞隆勒拉和玛拉的河边地区。
牛羚为了满足它们的口腹之欲,不得不比其他迁徙动物走得更远。在超过120万只的牛羚跋涉大约1000公里土地的同时,30万只斑马则抄了近路,每年只需走600公里的路程。跟着迁徙队伍来到平原的小汤姆森瞪羚,当大部队离开后,它们却留了下来,因此它们的迁徙之路也最短,每年大概只有300公里。
牛羚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允分利用季节条件,它们在塞伦盖蒂东南部的平原上度过雨季,在西北部的林地里度过旱季,但是,它们的绝对体重,意味着它们在改造环境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方面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巨大的牛羚种群中,所有成员的繁育期基本上是在同一时期——通常是在1月到3月之间的某3个星期——这正是戈尔山脚矮草平原上最适宜的牧草期。牛羚群选择在这块开阔的平原上居住和产犊,不仅可以在半年的时间内减少它们又塞伦盖蒂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食草动物的竞争压力(抢夺牧草),同时也可以避开雨季林地的泥泞和大量滋生的飞虫。矮草平原仅在雨季才显得绿草如茵,而且它的疏树地形也为母牛羚的生产创造了最佳条件,因为任何潜在的捕食者在这里都比在林地里更易防范。牛羚和其他大多数羚羊不同,它们不仅不会把幼仔藏起来,还会鼓励幼仔尽快站立起来加入大家庭,因为只有在集体中才会是安全的。
在大迁徙运动中,或许最有趣的就是牛羚在塑造和不断调节它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结构时所采取的方式了。草类的组成要受食草动物放牧的影响,

由于生长在平原上的草会同时遭到150多万张以上饥饿的嘴巴袭击,因此那些能够承受这种压力的草类就会比不能承受的更有竞争力和活力。甚至还有一些草类只有在不断被啃食的情况下才能茁壮生长。
牛羚的产犊期一般和发情期相连,在5~6月雨季末期。牛羚也将在这个时候离开平原,即使那里还有许多牧草,因为它们必须集中到一块较小的地方,准备同时交配。有趣的是,交配期间正好是满月,这说明交配高峰是由月龄周期引发的(大多数动物的交配都发生在满月的时候)。

考验
在迁徙过程中,牛羚的主要敌人是狮子和鬣狗。因为要照料它们自己的尚无活动能力的幼仔,牛羚的捕食行动会大大受限。的确,塞伦盖蒂的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总体数量没什么重大影响,反之,恩戈隆戈罗的非迁徙性牛羚在数量上就会大大受限于当地常驻的鬣狗和狮子。然而对迁徙动物来说,受伤或疲劳都能导致高死亡率,因为在它们的旅途中,一直有大群的秃鹫(它们的繁育周期可以根据需要做相应调整)紧随其后。
迁徙可以减少牛羚被捕食的机会,但它们的旅途无疑是艰辛而充满危险的。一般而言,牛羚会从矮草平原出发,一直向西北方向进军,直到来到塞伦盖蒂的西部走廊和格鲁米提河。在提心吊胆地跨过格鲁米提河后,迁徙队伍向北移动——通常是一拥而入,挤满整个科莱因氏野营地特许区,然后越过坦肯边界,进入马塞-玛拉。在这儿他们必须跨过玛拉河,这条河是它们遇到的真正的障碍--巨大的鳄鱼正在等待着这些踌躇不前的猎物。除了格鲁米提河和玛拉河是牛羚等迁徙性动物的障碍之外.狮子、鬣狗和措豹等食肉动物也是它们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伴随着它们整个旅途。如果一只牛羚在玛拉河遭遇了鳄鱼的袭击,拖着受伤的腿侥幸逃命,但仍然逃脱不了死亡的追捕,刚刚离开玛拉河,它就有可能又落入狮子的腹中。

季节
2月,兽群聚集在矮草平原上,正是牛羚的产犊季节。
5月、6月和7月,主体兽群从矮草平原向西部和北部走廊进发,正穿过格鲁米提河和玛拉河。
11月,兽群穿过北部走廊,涌人南部地区,迎接第一场雨的到来。

中外经典视屏库下载
中外经典视屏库 分库目录
中外经典视频库展厅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