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世界遗产名录 1985 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亚大教堂和圣米夏埃尔教堂(圣米迦勒教堂)
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和圣米迦勒大教堂坐落在德国的中部地区(另一资料: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坐落于德国西北部的哈茨山的西北侧、汉诺威东南的伊内尔斯特河畔)。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和圣米迦勒大教堂是德国教堂建筑中的杰作,同时也是宣传基督教的据点。教堂的建筑风格各异,深受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的影响。教堂内的雕刻也闻名遐迩。
中文名 圣米迦勒教堂
外文名 St. Michaels church
坐落于 德国的中部地区
创建者 路德维希一世
创建时间 公元815年
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和圣米迦勒教堂
英文名称:St.Mary’s Cathedral and St.Michael’s Church at Hildesheim
历史沿革
路德维希一世于公元815年在希尔德斯海姆创建了主教区,并任命伯尔尼瓦特(另一资料译为 “贝恩沃德”)为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的主教。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曾两次被火灾严重损坏,后来,人们又对它进行了多次的改建和修整。大教堂里最有代表性的珍品,是伯尔尼瓦特主教请当地著名的铸造作坊制造的两件巨大的青铜器,一件叫做“伯尔尼瓦特的窗子”,一件叫做“基督的圆柱”。这两件作品由最著名的工匠精雕细刻而成,造型优美,工艺精湛。
在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内还有一尊“千年蔷薇”在高坛上怒放。
圣米迦勒教堂为西欧著名宗教建筑之一,为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三世时期建筑的最重要例子。教堂中最著名的是6位圣人相伴的圣母子像,是罗马式雕刻的杰作。
圣米迦勒教堂的地下祭室里安放着大主教伯尔尼瓦特的遗体。该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受损,后修复。
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享有“早期罗马式建筑瑰宝”之美称。半木质结构的建筑物的特征形成了希尔德斯海姆市的独特特征。
贝恩沃德主教是希尔德斯海姆历史上出现的一个光芒四射的人物,他为当时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贝恩沃德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多面手”,他不仅是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艺术家,同时还充当着圣人和经理的角色;他开创了德国艺术史上的新纪元,以至于人们把他身后的一个相当长的艺术时期称为贝恩沃德时代。
贝恩沃德主教于1010到1020年间创建了德国最精美的长方形教堂之一——“圣米迦勒”教堂(另一资料:圣米迦勒教堂建成于1022年)。该教堂尤以其中殿木质顶棚上绘制的耶稣家系图、唱诗班席位和地窖里精美的贝恩沃德石棺而闻名;用黄铜铸造,贝恩沃德门及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亦是他的首创,那些现存的传奇式的浪漫建筑和美术作品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他非凡过人的创造才华。
圣米迦勒教堂在16~17世纪遭到掠夺,但教堂正殿的雕刻却保留了下来。
13世纪,“圣米迦勒”教堂中那幅不朽的天花板绘画和中间的过道终于全部完成。而用黄铜铸造成的贝恩沃德门及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目前安置在希尔德斯海姆德圣玛丽大教堂中。它们是这里所有宗教艺术品中至高无上的代表之作。贝恩沃德门是1015年浇铸而成的,耐人寻味的是上面铸有《圣经》的图解,极为精炼的8幅图画巧妙地将《新约》和《旧约》联系在一起。
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这里陈列着珍贵的古埃及艺术品、厄恩斯特(侨居法国和美国的德国超现实主义画家)收藏的精美绝伦的中国古代瓷器和巴洛克时期大主教的银器。这个历史上的集会场所,连同其中那个世界闻名的阴森恐怖的大房子,就坐落在希尔德斯海姆——德国最美丽的商业城市之中。
文化遗产
198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编号:516-006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9届会议报告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圣米迦勒教堂建造于1010到1020年间,遵循对称美,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屋顶,典型的罗马式老撒克逊时代的粗纹织物艺术。内部,尤其是其木制的天花板和漂亮的墙壁,陪称着圣玛丽大教堂的珍宝。众多的工艺们和伯那德肖铜圆柱是大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式教堂的杰出证明。
|